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

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


在史記《貨殖列傳》裡,記載了一句成語: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。」自己不僅有點陌生,更遑論成語背後所代表的故事了。好奇心的驅使下,意外的對於這個令後人感嘆的故事,在心中升起無限漣漪。

詳細的故事介紹,可以參閱【TG】的「范蠡的小故事」一文。

看完後的心得,個人對於范蠡能夠斷然地捨棄權勢與財富,其操守與德行已非一般人所及。在他當陶朱公時,一方面不斷地在商界上展現出過人的智慧,另一方面也更勤奮地在積聚財富。但金錢在他眼裡到底佔了什麼份量,我想,用「視如土芥」這句話,對他來說,算是一種稱讚吧。真正能夠讓他有興趣的,是如何把肚子裡頭的學問,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出來,隨之而來的金錢與權勢,只稱得上是「附加價值」。

舉例來說,在范蠡的經商事蹟中,不斷出現「人棄我取,人取我予」最高指導原則,換句白話來說,就是「低買高賣」。然而人心通常隨大盤起伏,真正能貫徹執行的人真的不多啊。但范蠡真的就做到了,甚至將這理念擴展應用到糧食、漁業、生絲、鹽場...等等。在【註一】裡,節錄了《越對吳的作戰指導原則》,裡面論述一段在危險與機會中取得平衡的,就是要「客觀」,也透漏出范蠡不僅僅是個學識淵博的人,更在心性的修為上,有著很深的功夫。


在這麼一位富爸爸的教養下,三個兒子是否真有盡得父親真傳?在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」的故事中,很明顯看得出來各個兒子的差別。但在此之前,據《史記•越王勾踐世家》所言:「朱公居陶,生少子。」,可以推估老三的生長背景,應該是在比較寬裕的環境下所長大,而老大、老二,則是走過篳路藍縷的開家創業歷程。

當老二在楚國因殺人而被捕入獄後,范蠡原先屬意由老三拿鉅額的金錢去請楚國的莊生幫忙,另一個考量,也是相信老三不會因為吝惜這些錢財而壞事。但沒想到半路殺出個老大出來,並以死相逼,並說:「如果不讓我去救人,我就當場自殺。」大家拿老大沒轍,加上母親也出面說話了,大家只好陣前換將,改讓老大去進行救援任務。

老大到了楚國,把錢交給莊生後,一來覺得對方住的這麼偏僻,又看起來窮酸,深怕這麼大筆的錢就這樣被坑了。即便莊生一再交待,要老大趕快離開楚國、就算看到老二被放出來,也不可與他見面,但...老大始終沒有聽進去,他還是擔心莊生拿了錢不辦事,於是就偷偷在楚國的飯店住了下來,看看莊生是真有本事還是招搖撞騙。

另一方面,莊生收了錢後,就去皇宮找楚王。原來,莊生在楚國是個德望很高的人,一直深居淺出。莊生說服楚王為了讓楚國國運更亨通,所以要進行一次大赦,來積功德。沒想到,這事情進行的太順利了,大赦的消息很快就在楚國傳遍了。在飯店久候的老大也聽到這消息,但他並不知道是莊生在後面所籌劃,他只認為是弟弟運氣好,碰上這次大赦,而莊生則是撿現成的便宜,白拿了我們家這麼多錢。老大越想越不甘心,於是就去莊生家,把錢要回來。

老大這舉止,著實讓莊生怒不可言,擺明是太欺負人了。於是莊生表面上是退還了錢,但私底下則是跑去楚王那邊進讒言,挑明了陶朱公的二公子在楚國所犯的罪行,陶朱公現下正到處行賄楚國大小官員企圖要脫罪。當下,楚王做了個決定,先斬了陶朱公二兒子後,再來特赦。

最後,老大帶著巨額的錢財與老二的屍體返家了。


大兒子、小兒子,因出生的背景條件不同,對於金錢的態度也不一樣。老大曾經吃過苦,對於金錢,則是分文都不敢浪費;老三則是出生在家族比較富裕的年代,金錢對他而言,只是個工具,即便要捨去,也不會有像是要取了他性命的感覺。常言道:「富貴修行難,貧窮佈施難」。在陶朱公的這兩個兒子身上,感觸特別的多。曾經有本書,叫做《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》,書裡面不斷地在各個理財面向,陳述富人與窮人的不同觀點。格局不同,自然思考的面向也會不同。所以常常有人會戲說:「換了位置,就換了腦袋」。真的要跟他們喊冤平反一下,人家也是為了三餐能夠溫飽,環境所逼啊~

這句成語故事,到此約莫說盡了,但,天真的小朋友,一定會問,那這句成語到底是形容好事,還是形容壞事的呢?電視上的卡通,總是可以很清楚分辨誰是好人,誰是壞人的啊?其實,這句成語,真的有深度,他表面上是說有錢人的孩子,殺了人不會死(註二)。但其實是一種反諷的說法。譬如家鄉老母說過,以前有個人,曾經算命算出是皇帝命,一輩子吃穿不用愁,從此就開始好吃懶作,最終窮途潦倒。所以當有人看到你偷懶時,對你說:你還真是皇帝命啊!這時可能高興不起來了,因為這是反諷法。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」,這句同樣也是。在元智大學經典沙龍裡,看到黃玫茵老師對於「竊鉤者誅,竊國者侯」、「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」說的很好(參考 06),光靠字面上的意思,會讓你誤解為:要做壞事,就要做最壞的;只要很有錢,殺人就不會死。但其實原意並非如此,而是一種反諷的手法。但這兩句,在司法不公、世道蕩然無存之際,反而造著字面的意思,更讓人能夠信服許多。小朋友的世界,是非善惡,都是非善即惡,但大人的世界就複雜許多,大忠似奸、大奸似忠。還是建議你多去看點卡通,人生會比較少煩惱,會比較快樂一些。



註一:《越對吳的作戰指導原則》

戰爭的要諦,在於要合乎天地的法則,並能順從陰陽變化而行動。敵人取得絕對優勢時,對我們便是屬於「陰」的法則,這時候要做持久性的隱忍以等待時機。

恢復優勢的時候,是屬「陽」的法則,我方可用疾風迅雷般的一擊,將敵人徹底的壓制住。敵人迫近時,要佯裝弱勢以引誘他們,讓他們掉入事先安排好的陷阱;敵人距離當尚遠時,則可以示之以威勢,阻止其妄動,要點是,要隨時相應著敵人的情勢做為對應,當敵人已準備好要拚命防守時,最好冷靜地思考智取的策略,絕不可以硬碰硬地進攻。敵人在引誘我們進攻時,一定要觀察清楚,並且做好固守陣地的準備。

發動戰爭時,則要顧及天. 地. 人三方面的條件。處「陽境」時,宜集結最大力量拚命一擊,處「陰境」時,則要盡力地暗中充實自己的人力和物力,絕對避免任何力量被削弱。掌握主導權時,要奮力攻擊,以徹底壓倒敵人,要設法把對方僅存的陽氣,剝削殆盡。主導權在敵人時,無論如何也不可以輕舉妄動,盡量保持所有的力量,這也是重要的處陰之道。懂得這種天道的自然法則,便可以應用自如地掌握住所有的作戰契機。

但是觀察情勢最忌諱主觀,心中有太多的目標和慾望,在評估時會過於樂觀,只看到機會而看不到危險,會失之於魯莽。心存恐懼或者逃避意願時,評估則傾向消極,只看到危險卻看不到機會,過度的小心也會把自己侷限在僵化的位置。

因此觀察必須客觀,不必有想法,不必急著評估,只要全心全意聆聽和觀察,心中保持絕對安靜,不必急著有答案。沒有自我的判斷,只有純粹的「看」和「聽」,沒有「看者」和「聽者」,便可以處於最客觀的位置。

註二:(出自:古文觀止-貨殖列傳序)

原文
故曰:「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。」禮生於有而廢於無。故君子富,好行其德;小人富,以適其力。淵深而魚生之,山深而獸往之,人富而仁義附焉。富者得勢益彰,失勢則客無所之,以而不樂。諺曰;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」此非空言也。故曰:「天下熙熙,皆為利來;天下壤壤,皆為利往。」夫千乘之主,萬家之侯,百室之君,尚猶患貧,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﹗

譯文
所以,管仲說︰「國庫充實,百姓才懂得禮節;衣食豐足,百姓才能分辨榮辱。」禮節是在富有時產生的,貧窮時廢弛。因此,有統治地位的人富有,才會推行德政;百姓富有,才能調節自己的勞力。海深魚自然會聚居;山深百獸就自然會到那裡去;人富有仁義就會依附在他的身上。富貴的人得到權勢就更加顯赫,失去權勢,作客都無處可去,因此而沒有樂趣。諺語說︰「家有千金的人,不會因犯法而被處死於市曹。」這可不是一句空話啊。所以說︰「普天下的人熙熙而來,都是為了利,攘攘而去,也都是為了利。」那千乘的封國,萬戶的列侯,百室的大夫,尚且擔心貧窮,何況是百姓?






參考:
01:【TG 的紅茶書坊】「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」——范蠡的小故事
02:是谁要了范蠡儿子的命
03:范蠡与西施生有一个儿子
04:古文觀止-貨殖列傳序

05: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
     a.http://www.shukai.biz/2006/12/secrets-of-millionaire-mind.html(楚狂人)   
     b.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16121 (博客來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